生态环境部:将启用全国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信用管理系统
8月19日,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主持召开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会议指出,制定《办法》是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规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是落实国办《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的实践探索,也是环评管理特别是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对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维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取消环评资质前置行政许可,绝不意味着不要管理或放松管理,必须做到放管结合、放管并重。要严格落实环评文件编制质量责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监督管理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实施分类管理和处罚。《办法》出台后,要组织通报一批存在质量问题的环评编制单位,形成一批环评信用记分,查处一批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环评违法行为。配合《办法》出台,要同步开展政策解读,同步发布相关配套规范性文件,同步启用全国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信用管理系统,为《办法》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和舆论氛围,确保环评文件编制质量以及环评管理工作得到明显提升。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在加强“三线一单”宏观管控、推进项目环评全覆盖监管、优化服务提升建设单位获得感等方面,开展法律、制度创新的前瞻性研究,不断增强环评制度的效力和活力。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赵英民、刘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吴海英,副部长庄国泰出席会议。
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部机关各部门、有关部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你知道吗?
深化“放管服”改革,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勇于简政放权、切实强化监管、持续优化服务,改革力度和效果较为显著。
一是简政放权,再减少一个审批事项,再下放9类项目审批权限。通过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法》取消了环评机构资质许可,至此环评领域原来5项行政审批中,只保留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1项。修订由生态环境部审批环评的建设项目目录,进一步下放运输机场等9类项目审批权限。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审批项目环评4.6万个,备案18.9万个,超过80%以上无需审批。截至今年6月27日,全国审批环评报告书(表)9.7万个,备案环评登记表50.1万个。
二是放管结合,探索监管新思路、新手段。环评资质取消后,及时发布公告对过渡期内相关要求作出暂行规定,正在制定新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手段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全国排污许可证同一个平台核发和监管,推进全国环评在同一平台申报和审批的试点工作,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
三是优化审批服务,提升获得感、满意度。建立并动态调度重大项目环评服务台账,与相关部委和地方建立协作机制,对基础设施等项目,提前介入,超前服务,开通绿色通道,生态环境部审批时间已压缩至法定时限的一半,今年第一季度地方报告书、报告表的平均审批时间已压缩至22天和13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按照6月25日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东莞锦华废气处理是一家高科技环保公司,自主研发环保设备,提供一站式废气处理服务,至今已服务超过1000多家企业,其中包括美的集团,广汽传祺等知名企业,如有任何废气处理需求,欢迎来电咨询,电话咨询可免费获取方案+报价。
原标题:生态环境部:将启用全国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信用管理系统